首页|金融|产经|时政|国际|资讯|更多
加微信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济南"挖"出最早的泰山行宫!始建于明代

2017年04月11日 09:58
来源:大众网

    大明湖以南,百花洲以东,当人们在明府城流连忘返时,也许想不到,这里曾经还有一座规模宏大的泰山行宫,而且,此行宫还是济南最早的泰山行宫,始建于明代。近日,这座尘封已久的泰山行宫遗址已破土而出,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地处百花洲片区中心

    建筑基址完整显露

    此次施工中发现的泰山行宫遗址,地处百花洲片区的中心位置,位于芙蓉溪南侧,镜涵池以东,遗址开挖面积400平方米。

    泰山行宫发掘现场航拍照,行宫地处百花洲片区的中心位置,位于芙蓉溪南侧,镜涵池以东,遗址开挖面积400平方米。济南市考古研究所供图

    记者现场看到,在地平面以下约半米深处,一组建筑基址已经完整显露出来。位于核心位置的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墙体约有一米来宽,殿内为不规则石板铺地。两侧为对称分布的东西配殿,体量较大殿小了很多,殿内有青砖铺地的痕迹。在东配殿东侧,另有一座体量与东配殿相仿的房基,像是后来添建的建筑。此外,在大殿南侧约十七八米处,还清理出了山门遗址。

    据参与遗址考古的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介绍,为配合济南明府城百花洲项目,2016年10月23日至12月2日对百花洲片区发现的泰山行宫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共清理发现房址5座、碑额两通、石雕赑屃两只及少量瓷片、建筑构件。

泰山行宫遗址出土的赑屃。济南市考古研究所供图

    虽然房址绝大多数破坏严重,仅存最下部墙体或部分墙基,个别房址有散水,保护墙基不受雨水侵蚀,在外墙四周将地面做成疏水构造。但经过考古发掘,泰山行宫的整体布局还是清晰地呈现了出来。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铭介绍说,根据一般道教建筑布局,结合房址形制、发掘位置及文献记载,本次勘探和发掘的房址应为现存泰山行宫的主体建筑。该行宫基本遵守了中国古建筑中轴对称的布局设计,中轴线上自南至北四座建筑分别为山门殿、前殿、东配殿、西配殿。通过各房址内遗迹的叠压关系、建造方法、出土器物及文献资料判断,现存泰山行宫遗址可分为明代创修期、清代重修期以及民国重修期三期。

泰山行宫遗址出土的碑额。济南市考古研究所供图

    此外,在前殿东侧还发现一建筑基址,结合文献资料推测应为清代的水官庙或者风伯庙之一。另据了解,在考古发掘进行前,遗址现场在渣土清理中曾发现残碑一通(现存放于泉水人家民俗馆前)及雕花石板栏残件。考虑到此处地下可能会有更重要的历史遗存,明府城管理中心主动联系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对该区域进行勘探和考古发掘。

    始建于明代

    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学校

    在现场,记者记者看到了两块碑额和两个石雕赑屃。两块碑额均雕双龙戏珠图案,其中一块篆书阴刻“新建泰山行宫碑记”几个字,另一块篆书阴线刻“重修泰山行宫碑记”字样。两个石雕赑屃雕刻较为粗糙,赑屃头均遭到破坏,残缺不全。

    赑屃乃龙之第六子,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我国一些显赫石碑的基座都由它驮着。行宫是古代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室,这些都说明了泰山行宫的过去不平凡。

    据了解,泰山行宫又叫做碧霞宫,是祭祀碧霞元君的道场。碧霞元君,即“泰山圣母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碧霞元君“庇佑众生,灵应九州”,是道教中的重要女性神袛。

    明代,碧霞元君的地位逐渐上升,遍布全国南北各地。在济南第一个修泰山行宫的是第一代德王朱见潾。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第三代德王朱载墱(德恭王)又对碧霞宫进行重修。碧霞宫在明代为德王主持修建和致祭的道教道场。

    清代,官方对这座碧霞宫的维护依然很重视。乾隆三十九年(1774),重修碧霞宫;嘉庆十六年(1811),山东布政使朱锡爵主持维修碧霞宫,并将碧霞宫东畔水官庙前北芙蓉泉清理出来,上面建起亭子,周边景观颇为雅致。道光十五年(1835),山东巡抚钟祥因在此祈雨灵应,再次将碧霞宫修缮一新。当时,碧霞宫前殿对悬着清朝御题的“广生普育”和“资生普润”二匾。

    到了民国时期,泰山行宫的命运也随着这个国家开始飘摇起来。此时,泰山行宫被标注为“娘娘庙”,成为了“警察厅”、城内公安分局驻地,1928年“五三”惨案时曾遭日军炮击。民国二十八年(1939),济南名人辛铸九等人曾发起重修泰山行宫。当时所立的重修泰山行宫石碑在2009年3月于百花洲北侧的大明湖路被发现。

    新中国成立之后,泰山行宫改为岱宗街小学,1975年后改建为济南六十六中学,不久又成为济南十七中学的分校和教师宿舍。泰山行宫残存庙宇建筑约在20世纪90年代被最后拆除。

    遗址拟进行原址保护

    传承济南城市文脉

    新世纪以来,伴随着旧城改造步伐的加快,济南市古城区先后进行过近十次城市考古,取得了重大发现,为搞清济南的历史变迁提供了重要佐证。但遗憾的是,历次考古发掘所发现的重要遗存,均未采取大规模的整体保护措施。如县西巷工地曾发现宋代古道、高都司巷工地曾发现先秦泉井、解放阁片区曾发现明代小王府遗址,以上遗址均在考古发掘结束后而去除。让一些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扼腕叹息。

    鉴于此,明府城管理中心决心会同济南市文物部门,对这一重要的明代遗址实施整体保护。为此,今年1月初,明府城管理中心会同济南市文物部门,专门召开百花洲D区泰山行宫遗址保护工作专家论证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泰山行宫以及水官庙遗址是济南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见证,价值极高;从发现至今所采取的保护发掘及临时保护措施成效显著。建议明确遗址原址保护,尽快开展遗址抢救性保护工程,对遗址进行雨水、地下水阻水护工作。对遗址采取覆盖保护,将遗址保护、展示相结合,展示建筑物控制在两层以内;同时,调整百花洲区域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尽快开展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方案设计,泰山行宫遗址东侧即是拟重新恢复的北芙蓉泉旧址,对二者的整体保护和展现,将形成百花洲历史街区文化亮点。

    专家认为,明府城即将对泰山行宫遗址的保护、展示措施,开创了济南老城区整体保护古建筑遗址之先例,可有效保存济南地下文物信息,既是传承济南城市文脉的一项创举,还将为济南乃至全省的城市考古工作树立标杆,提供借鉴,为有效保存济南文脉树立典范。

分享到:

人物访谈

舆情热帖

大数据风控与权益保护研究报告
人民云社会评价科技大会来了 首届聚焦数智化…
我国制度优势在抗击疫情中的力量彰显
知乎联合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发布政务媒体机构…
推进“智慧党建”需要把握几个方面
关于领导干部直播带货的一些思考
2020政法系统微博榜周榜(6月8日-6月14日)
食点药闻:食品价格下降带动CPI环比回落;医保…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学习辅导系列图书出版
上半年“宅”家图鉴(下篇)
公益助农融媒行走进河北蔚县 打造扶贫新模式

经济动态

七部门联合发文 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
乔丹体育九年曲折闯关IPO
端午能出去玩吗?多地限流预约 热门景点出炉
直播带货就是价格战 羊毛出在谁身上?
国办印发《意见》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
部分国家推进“解封” 多重风险考验欧洲经济
大蒜价格再遇"过山车" 任性的"蒜盘"咋稳住?
水产市场三文鱼销售遇冷 但长期影响有限
前5个月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6.03%…
为何商品总秒空?揭秘电商“代拍”江湖

专题报道

信用卡积分权益大缩水:重庆银行一刀砍掉90%存…
56天的宁静后,新冠病毒如何进入新发地市场
长江中下游等地有持续强降雨 东北地区等地多…
强降雨致贵州桐梓多个乡镇受灾 消防紧急救援
采购员、厨师、服务员中招,京城餐饮业二次战疫
四川丹巴:临时安置点受灾群众生活井然有序
国家网信办集中整治网上售卖珍稀濒危野生植物…
顺丰回应货机货物检测到新冠病毒:假消息
重庆一公司月薪万元聘“减肥鼓励师” 专招“胖女…
北京10.3万快递小哥全员核酸检测
美国将对朝鲜制裁延长一年 2019年来朝方曾多…
热门文章排行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视频| 要闻| 专题报道| 广告服务| 经济动态| 时政资讯| 客服中心| 文化旅游| 大众创业| 经济人物
Copyright © 2015 - 2016 Economic ShanDong. All Rights Reserved  力鸣&文化 版权所有
意见反馈/商务合作:jjsd@jjsdce.cn 鲁ICP备150430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