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创新产品领域
俗话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对于文化旅游产业的倾力支持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的发展过程。工行山东省分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葛效瑾介绍,从2012年起,工行总行就开始向文化旅游产业上有了一定的政策倾斜,到了2014年底,山东工行针对旅游文化产业的贷款余额已经有近60亿元,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015年初,山东工行对当年经济发展做出准确的形势研判,决定加快银行转型步伐,加大对文化旅游等弱周期行业的资金投放力度,全面加强银行转型和加大改革力度。
银行的转型之路前途光明,但是脚下却坎坷密布。作为国有大行,工商银行的优势在于对传统制造业的精确了解和把握。对于文化旅游产业,前期虽有涉及,但是这个行业的内在发展规律如何,营销从哪儿下手,风险把控哪里是重点,行里还是认为缺乏相关的经验和人才。
针对这一问题,山东省工行加强“顶层设计”,集中现有专业人才,在省行层面成立专门的营销队伍,开展文化旅游项目“总对总”签约;在风险把控方面,建立预审会制度,项目风险由省行进行把关。通过几个项目的“试水”,积累下来的经验迅速向各二级分行进行推广,现在全省建立了16个专门的营销队伍,针对省内9家5A级景区、139家4A级景区、255家3A级景区进行精准营销。
葛效瑾说:“由省行组织的、各个单位参与的项目预审会制度也是成功的重要原因。”目前,每周一次针对文化旅游的项目预审会是决定贷款发放的关键场合,关着门做评审沟通慢、效率低,现在的预审会邀请项目前台、中台等相关流程的人员一起参加,对关键事项、重点指标提前介入。高层次、创新性的预审会统一了文化旅游项目风险评判指标,大大提升了业务效率。
多样融资产品
让基层行事半功倍
位于济南西北方向的德州泉城海洋极地世界和泉城欧乐堡度假区一直是济南人近郊出游的热点,山东省坤河旅游投资这两个项目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当地德州工商银行的鼎力支持。
2009年伊始,坤河公司落户德州齐河,第一个项目泉城海洋极地世界开始筹建。当时,旅游项目初始投资大,资金不足问题一直制约着公司发展。工行德州分行营销团队经过调查,认为该公司发展空间巨大,企业前景也非常好。经过对企业的整体策划,工行德州分行建议将其股东拥有的蓬莱海洋极地世界景区土地及房产作为第三方抵押,扩大了担保范围,增加了融资额度。2015年,在坤河公司的齐鲁大观园项目上,通过其自有的“泉城海洋极地世界”景区收费权质押,并追加部分土地抵押,以行外银团+工行系统内联合贷款方式解决,盘活了企业资产,改善了企业负债结构,最终满足了企业融资需求。截至2016年,工行德州分行累计牵头为该公司投放行内、行外银团贷款13.39亿,实现了银企双赢。
去年,电视剧《琅琊榜》风靡全国,实现销售收入近3亿元,投资收益率达到300%,制作方山东影视制作公司表示,工行历下支行为该剧发放贷款5000万元是成功的重要保障。山东影视制作公司是中国优秀的电视剧生产单位之一,针对轻资产行业缺少抵押品的情况,工行历下支行以剧为单位,按照“成熟一部、投放一部”的原则发放信用贷款,在2012年为其顺利办理了第一笔《战长沙》影视项目贷款后,又陆续办理了《温州两家人》《琅琊榜》《惊天岳雷》《安居》《海上嫁女记》共计六笔影视项目贷款,贷款总金额为2亿元,双方已经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
“文化+金融”,融合创新产生“聚变”效应,工行山东省分行负责人表示,与文化旅游产业的合作核心是银行和文化企业实现共赢,截至2015年末,山东工行文化旅游业人民币贷款余额68.7亿元,较年初增加18.9亿元,连续三年增幅超过25%,加速推进山东文化旅游产业实现大发展。同时,文化旅游企业的良好成长性和潜力优化了该行信贷行业结构,更是为银行业健康成长提供了最佳的发展机遇。 (财金记者 程立龙 通讯员 段维斌)
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中国经济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史性宏观命题。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资源配置的枢纽,中国经济的供给侧改革,金融尤其是银行业需要一马当先,充分发挥自身在调节经济结构中不可替代的“指挥棒”作用,既要引导资金“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又要寻找传统金融资金投放的短板,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在这个过程中,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通过信贷资金投放等手段,在加速促进文化旅游等弱周期产业发展,提升和满足当地百姓精神层面更高需求领域做出了可贵的探索,也在金融企业改革和转型的路上,在同行之中“先行一步”,走到了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