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沂源县国土局传来消息,山东沂源鲁山国家地质公园命名正式通过批复,这是沂源县乃至淄博市首家被国土资源部命名的国家地质公园。
沂源鲁山地质公园是一处以古人类活动遗址、岩溶地貌、古生物化石为鲜明特色,同时涵盖地貌景观、水体景观等多种地质遗迹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公园位于沂源县西北部,总面积30.37平方千米,分为四个景区,分别是鲁山景区、溶洞群景区、茨峪景区、张家寨景区。历经6年申报,于2012年4月经国土资源部批复获得建设资格,2012年下半年正式启动建设,2016年12月按照批准的规划完成了所有建设任务。
近年来,沂源鲁山国家地质公园建设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积极做好园区古生物遗迹和岩溶地貌、花岗岩地貌等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大力开展公众地学科普教育和科学研究,达到了国家地质公园命名标准。
沂源鲁山国家地质公园四个景区中,以溶洞群景区最为著名。景区以千人洞为中心,周围1.5公里范围内有天然溶洞40余个,属奥陶纪石灰岩溶洞,距今5亿多年。许多溶洞曾是古代猿人生息繁衍的场所,曾挖掘出猿人头盖骨及数枚牙齿化石、大量动物化石和猿人石器,故称为“沂源猿人”溶洞群,是长江以北最为集中的天然溶洞。现已开发为旅游景点的有千人洞、养神洞、珊瑚洞、玄云洞、九天洞等10多个溶洞。洞内景物美妙奇险,配以鲁山的幽谷翠峰,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鲁山国家地质公园获命名,是沂源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又一成果。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过程中,沂源以“5+4”文化旅游重点工程为带动,深入挖掘爱情文化、生命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内涵,加快实施鲁山景区、鲁山溶洞群、天湖、东少林、牛郎织女等重点景区建设,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提升洋三峪、双马山、双泉、鲁山神农药谷等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水平。启动建设南鲁山、鲁村、燕崖、东里4个特色小镇的同时,陆续铺开其它特色小镇建设,促进生产、生活、生态与旅游深度融合。重点改造提升一批古村落,新发展一批旅游特色村,发掘一批有故事性、参观性的小微景点,为游客提供看山、望水、忆乡愁的休闲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