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整改延期 从业机构转型
-
2017年06月14日 10:28
来源: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
-
日前,互联网金融或将延期整改的消息一出,引发业界广泛关注。不少互联网金融机构在长舒一口气的同时,转型突围难题已迫在眉睫。在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看来,“互联网金融整改延期的背后,行业发展早已步入深水区。对于行业整体而言,最大的问题不是合规整改,而是转型突围。”
“原定于今年3月完成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将延期一年左右。”业界消息称,在今年6月底各地金融局或金融办完成分类处置后,还留有12个月供整改类平台继续向合规转型,2018年6月作为最后的期限接受监管验收,届时若平台还没整改完就将被取缔。
对于复杂而又艰难的互联网金融风险清理工作而言,不少业界人士纷纷表示,“延期”在意料之中。
去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国办发〔2016〕21号,下称“21号文”),明确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不过,《方案》原计划专项整治工作自2016年4月展开,计划于2017年3月底前完成。
有接近央行的权威人士向媒体透露,“国务院办公厅的21号文本应于去年4月发布,后来推迟到去年10月发布,按此逻辑,应该延期半年,也就是说,今年年底前需要完成整改。”
除此之外,有地方金融办工作人员解释,推迟主要原因是在清理整顿期间,出现不少“新情况”,还需进一步协调研究。“而且互联网金融业态丰富,机构多、工作量大。”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记者注意到,21号文要求,“严格要求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落实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存管银行要加强对相关资金账户的监督”。
对此,业内专家分析,上述政策对应到P2P行业,便是网贷平台银行存管制度,对应到第三方支付行业,便是备付金集中存管制度,这两个要求的落地涉及到标准制定、系统建设、系统调试、过渡期安排等等,不仅涉及到互金平台,更需要存管银行的配合,绝非短期内可以落地。
而在此前,2015年7月和2016年8月,监管部门也曾不断发文,一再明确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落实银行存管的政策要求。即使如此,机构合规整改的进度并不十分乐观。
截至2017年5月底,共有433家正常运营的网贷平台宣布与银行签订直接存管协议,约占同期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的平台总数量的20.16%,其中有221家正常运营平台与银行完成直接存管系统对接并上线,占比为10.29%。
“第三方支付备付金的集中存管,与网联平台机构接入数量及运行情况息息相关,在网联平台未能实现对第三方支付行业现有直连模式的有效替代之前,备付金集中存管只能是个渐进的过程,难以一蹴而就。”薛洪言表示,此外,对于互联网资管的监管,目前尚未形成类似网贷行业和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系统性的监管框架,只是明确了牌照管理、关联交易防范、禁止变相将私募产品公开发行等几个原则,相关细则仍有待进一步明确。
-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