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产经|时政|国际|资讯|更多
加微信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济南城市老漂族 回不去的故乡

2017年09月14日 14:51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河南兰考的一个小村庄——距离济南足足有10个小时车程,那里,是58岁的李美菊最惦念的地方。

       2015年,李美菊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家,来到济南。在老家人的眼里,李美菊能住进城市,照看孙子是“享了清福”。然而,在济南“漂了”两年多的李美菊,心中的孤独感却日渐浓重。

       有学者按移居意图将中国移居老人进行了分类,包括支援子女型、落叶归根型、追求生活品质型等,其中支援子女和投靠子女类型占比约为78%,而“老漂族”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名词也就应运而生。

       起早贪黑悉心照顾孙辈,做好饭菜等待儿女下班回家,一面享受天伦之乐,一面又承受着孤独与烦恼,对城市生活陌生、难以融入新环境、医疗保障不足等,是“老漂族”的典型状态。

       四成多因下一代而“漂”

       2012年,当吕金花坐上贵阳飞往济南的航班时,她没想到自己会在远离老家的济南一住就是5年。

       今年61岁的吕金花,老家在贵州安顺的一个小山村,大女儿已经在老家嫁人,儿子7年前从中国海洋大学毕业后就来到济南,成为历下区某机关单位的公务员。5年前,小孙女出生,当儿子提出要接她来济南照看孩子时,她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在吕金花心里,帮儿子照顾下一代是自己的责任。

       来到济南后,吕金花住进了儿子在高新区买的80平方米的两居室新房,这座城市住宅远不如老家的房子宽敞。由于住所附近都是新开发的楼盘,小区高楼周围还有很多荒地,购物极其不便。但看着日渐长大的孙女,吕金花还是无怨无悔地选择“漂”在济南。

       像吕金花这样的流动老人正逐年增多,从2011年起,一些学者就开始聚焦“老漂族”。和其他“漂族”相比,除了代际差异,他们的漂泊主要是为了下一代。

       2015年,国家卫计委进行的流动老人健康服务专题调查显示,在全国2.47亿流动人口中,流动老人将近1800万,占了7.2%。《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显示,照顾晚辈、养老及就业是构成老人流动的三大原因,其中,照顾晚辈的流动老年人口占比高达43%。

       从乡村到城市的“水土不服”

       “住了两年多,还是不习惯。”李美菊的儿子在驻济某部队工作,儿媳是某机关单位的财务。2015年初,小孙子出生,她来到济南,开始了“老漂族”生活。

       因为觉得河南方言与周围人交流困难,李美菊在“遛娃”人群中显得很安静。她从不主动搭讪其他人,只是在小区中默默看着2岁半的小孙子骑着儿童车玩耍。儿子儿媳上班早出晚归,她除了照看孩子外,还主动承担了买菜做饭洗衣等家务。

       来自青岛平度的胡玉凤刚到济南时很开心,女儿带她逛商场买衣服,还能天天看着小外孙女,这样的天伦之乐对她来说是福气。可几个月后,胡玉凤却发现,自己根本不适应济南的生活。买菜要跑两个街口才到农贸市场,电饭煲功能复杂远不如老家的灶台好用,出门就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平均两元一片的尿布还不如一块老粗布管用……

       除此之外,生活习惯、育儿观念的差异也加剧了这一群体的“水土不服”。“我和女儿在喂孩子上的观点也不一样,喂孩子时我会先尝尝冷热程度,女儿说这样对孩子不好。”对于育儿观念的不同,胡玉凤有些无奈。

       在一些专家看来,像李美菊和胡玉凤的这种状态是人口流动的潮流下现代家庭结构变迁的一个缩影,带有“空巢老人”的特征,生活中弥漫着孤独。现阶段中国人家庭结构经历着“先分再合”的规律,人口流动是分家的重要影响因素,抚养孙辈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合家”,这意味着大部分流动老人投奔子女,这些流动老人不仅失去了社交圈,也失去了在家庭中的主导地位。

       被边缘化的“局外人”

       胡玉凤所居住的社区有着丰富多彩的老年活动,但她从未参与过。与社区里的济南本地退休老人相比,胡玉凤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

       回首5年前,胡玉凤还是老家一个加工厂的老板,女儿在青岛读研,每天安排完厂里的活后,就跟着工人一起干活,虽然有些劳累,但日子也算很充实。一转眼她就在济南“漂”了3个年头,膝下有了外孙女,但老家的朋友却渐渐失去了联系,这些变化令胡玉凤心中的落差很大。

       “孤独,怕生病,但比起身体的健康,孤独更难熬。”3年的“老漂”生活令原本“叱咤老家”的女强人胡玉凤变得沉默寡言,“我经常梦见老家的乡亲,谁家娶媳妇了,谁家生孙子了,我和谁一起打牌赢了……”

       对此,李美菊和吕金花感同身受。在济南生活5个年头的吕金花乡音依旧很浓,这给她的社交活动带来极大不便。而自打开始“老漂”生活以来,她便一直和老伴儿两地分居。“老伴儿在农村,家里还有几亩地,和他的联系主要靠电话,我这边照顾孩子,那边还惦记着老伴的身体。”

       由于语言、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差异,“老漂族”往往会认为自己被城市边缘化,而现实中他们也被排斥在城市的主流生活、社交圈和体制之外,在心理上产生了孤独感。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子女并未注意到老人的精神需求和心理缺失,大多数家庭由于各种原因,子女不能每天与老人进行交流,这就加重了“老漂族”的孤独感。

       他乡能否变故乡?

       “人口流动和城市化进程是‘老漂族’形成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在城市安家。”有社会学家称,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讲究家庭代系关系,对于很多父母而言,“漂”到大城市是帮儿女解除后顾之忧。而“老漂族”之所以缺乏归属感,是因为户籍等制度性障碍和语言沟通的局限。

       在很多子女们看来,经济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我知道我妈在这里不习惯,如果我们收入高就可以请保姆,然后给父母一笔养老费,将他们送回老家养老。”从菏泽来济南打拼的李先生说,多挣钱成了他一直以来的追求,也是令父母开心养老的唯一办法。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的一名专家认为,面对工作繁忙的子女和陌生的环境,“老漂族”的社交圈有限,难免会产生孤独感和不良情绪,长此以往,可能患上精神疾病。

       有权威调查显示,不少“老漂族”精神世界空虚,沉默寡言,拒绝参加社交活动,失眠、食欲不振常伴随他们。然而,不少子女由于工作压力等因素,忽略了父母的情感需求。

       如何令“老漂族”的晚年更幸福?中民未来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晖建议,政府除了加强基本福利保障外,还要充分发挥社区作用,了解老人的需求,多开展一些喜闻乐见的活动。此外,由于“老漂族”远离家乡及原来的朋友圈,在精神和文化上容易陷入“孤岛”状态,社区服务部门也应多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提供更多交流平台。

分享到:

人物访谈

舆情热帖

大数据风控与权益保护研究报告
人民云社会评价科技大会来了 首届聚焦数智化…
我国制度优势在抗击疫情中的力量彰显
知乎联合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发布政务媒体机构…
推进“智慧党建”需要把握几个方面
关于领导干部直播带货的一些思考
2020政法系统微博榜周榜(6月8日-6月14日)
食点药闻:食品价格下降带动CPI环比回落;医保…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学习辅导系列图书出版
上半年“宅”家图鉴(下篇)
公益助农融媒行走进河北蔚县 打造扶贫新模式

经济动态

七部门联合发文 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
乔丹体育九年曲折闯关IPO
端午能出去玩吗?多地限流预约 热门景点出炉
直播带货就是价格战 羊毛出在谁身上?
国办印发《意见》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
部分国家推进“解封” 多重风险考验欧洲经济
大蒜价格再遇"过山车" 任性的"蒜盘"咋稳住?
水产市场三文鱼销售遇冷 但长期影响有限
前5个月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6.03%…
为何商品总秒空?揭秘电商“代拍”江湖

专题报道

信用卡积分权益大缩水:重庆银行一刀砍掉90%存…
56天的宁静后,新冠病毒如何进入新发地市场
长江中下游等地有持续强降雨 东北地区等地多…
强降雨致贵州桐梓多个乡镇受灾 消防紧急救援
采购员、厨师、服务员中招,京城餐饮业二次战疫
四川丹巴:临时安置点受灾群众生活井然有序
国家网信办集中整治网上售卖珍稀濒危野生植物…
顺丰回应货机货物检测到新冠病毒:假消息
重庆一公司月薪万元聘“减肥鼓励师” 专招“胖女…
北京10.3万快递小哥全员核酸检测
美国将对朝鲜制裁延长一年 2019年来朝方曾多…
热门文章排行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视频| 要闻| 专题报道| 广告服务| 经济动态| 时政资讯| 客服中心| 文化旅游| 大众创业| 经济人物
Copyright © 2015 - 2016 Economic ShanDong. All Rights Reserved  力鸣&文化 版权所有
意见反馈/商务合作:jjsd@jjsdce.cn 鲁ICP备150430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