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付芹:请给予“王娜娜事件”受害者足够的尊重
-
2016年03月24日 10:26
来源:本站
-
河南周口籍女孩王娜娜13年前被冒名顶替上大学,此事经曝光引发社会关注,当地政府部门成立调查组介入调查。昨天(20日)下午,周口市委宣传部发布消息称,假“王娜娜”学籍、学历信息被注销,工作也被解聘,9名相关责任人受处分。(3月21日 新华网)
最近,河南周口“王娜娜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历经曝光、调查和处分,假“王娜娜”丢了工作,相关责任人也受到了处分。王娜娜的冤屈得以申诉,正义得以伸张,事情似乎就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人们本应该拍手称快,感慨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但是事实上,人们的疑虑并不比事发时少,“王娜娜事件”一些处理细节模糊不清:假“王娜娜”的顶替过程是怎样的?涉及到哪些单位?正牌王娜娜应该得到什么赔偿?这些都是公众非常关注的重点。但是在处理结果的通报中,却没有相关交代,致使公众疑声四起,纷纷讨要真相。
而在调查的过程中,受害者王娜娜的“存在感”太低,相关部门不但从未与她沟通过调查进展,而且调查结果通报称,王娜娜宣称的给其生活带来不良影响,特别是不能申请银行贷款的情况不属实,王娜娜要求张莹莹赔礼道歉、注销学籍、赔偿30万元的情况属实。对此,王娜娜接受记者采访表示强烈不满和无法接受,认为自己并没有讨要30万元赔偿款,而自己的生活也的确受到了很大的不良影响。
对于调查结果通报中“受害者没有受到不良影响”以及“索要30万赔偿”的说法,笔者感到很无语。在整个事件中,被浪费了13年大好青春、被改变了整个人生轨迹的王娜娜受到的伤害难道是钱可以弥补的吗?被剥夺了上大学的权力,从而进入另一种人生,难道这样的不良影响还不够吗?况且相关部门的调查却将受害者排除在外,发布了未经受害者认可的结论,这种“自打脸”的行为本身就是违背调查的本意的。而对相关责任人处分的“轻描淡写”和对受害人的“轻慢苛责”形成鲜明的对比,引起公众的不满也就不足为奇了。
公众需要真相,更需要相关部门对事实真相和受害者的尊重。毕竟整个事件中受到伤害最大的就是王娜娜,给她一个公道,给公众一个真相,是相关部门在事件调查中必须做到的。如果相关部门只是为了平息众怒而草草调查,对真相避而不谈,而对受害者却“恶意中伤”,最终只能在不利的舆论泥潭中越陷越深。
-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