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金融办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各金融机构新增贷款达到542.2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新增贷款的二分之一,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其中两成多新增贷款流向制造业领域。
今年以来,全市各金融机构按照全市“调结构、稳增长、抓落实”现场推进活动部署,提前打算、积极行动,“行长走千家促转型”、“银政企合作化不良”活动等持续展开,全市银行机构负责人走访企业809家,授信企业444家,授信贷款金额737亿元,发放贷款金额251亿元,走访活动推动了全市信贷实现大幅增长。
各家金融机构纷纷推出有针对性的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产品与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不断加大。一季度全市制造业领域新增贷款118亿元,占到全市新增贷款的两成多,主要投向以环保、技改和高端设备生产为主的先进制造业。住房按揭贷款新增71.3亿元,同比多增22.8亿元。房地产开发新增贷款61亿元,支持与民生高度相关的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建设工程。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新增贷款56亿元,同比多增53亿元,实现了同比大幅增长。
今年以来,青岛市还积极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大力推进银企融资对接服务平台建设,累计为950家小微企业实现融资155.6亿元。截至一季度末,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890亿元,申贷获得率为89.1%,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全市涉农贷款余额达到2722亿元,较年初增加210亿元。实现了“行政村金融基础设施100%全覆盖”,农村信用户评价31.4万户,累计获得授信816亿元。
岛城保险业社会保障作用不断彰显。一季度,青岛市保险业累计提供风险保障金额5.2万亿元,同比增长57.1%。累计赔款和给付支出26亿元,同比增长33.1%。保险业吸纳从业人员6.9万人,同比增长70%。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程度进一步提高,小麦和玉米保险金额由每亩300元提高至每亩500元,小麦和玉米保险的财政补贴比例由原来80%提高至90%。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进一步丰富,新增马铃薯价格指数保险、大白菜和生猪价格指数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