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国际贸易结构正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今年一季度,青岛市境外投资项目海外销售收入达45亿美元,占全市一季度国际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21%。去年,青岛市企业境外投资项目实现境外销售额达到172.6亿美元,五年间增长了70%,占青岛国际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17.68%。这意味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正在逐步优化青岛市传统外贸的结构,境外投资、境外销售正在成为青岛企业深入参与国际分工、分享经济全球化成果的共识。
翻开青岛企业 “走出去”的成绩单,令人欣喜的是,除海尔、海信等较早实施“走出去”的大块头企业外,青岛市还涌现出百通、裕龙、青建、金王、渤海农业等一大批在海外斩获颇丰的
“后起之秀”。其中,青岛百通城市建设集团境外销售收入在短短两年间,从无到有,去年一举超过6亿美元。此外,裕龙集团、青建集团、赛轮金宇集团、青岛渤海农业,去年境外项目销售收入均超过1亿美元。
目前,青岛市对外投资合作项目已拓展到世界95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亚太、中东、非洲、欧美等四大主体市场,并深化了南美、东欧等新兴市场。截至去年年底,青岛市核准境外投资项目(机构)累计达到1154个,核准中方投资额累计达88亿美元;全市获得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质企业42家,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达到159.4亿美元;获得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质企业38家。今年一季度,全市新备案过千万美元境外投资项目18个,比去年同期增加8个,增资项目4个,中方协议投资额共40.75亿美元,同比增长569.1%。
“‘走出去’战略为青岛企业开创了全新的局面。”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说,在境外建厂,实现境外设计、境外制造、境外销售,使得青岛企业得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极大地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直接带动了青岛企业在全球销售收入的增长。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青岛市企业境外投资带动出口11亿美元。其中,“青建+”走出去发展模式等带动出口成倍增长。去年,青建集团出口增长7倍,恒顺电器出口增长12倍。
据介绍,目前,青岛市正突出“走出去”引领作用,加快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战略,以缔结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为纽带,以跨境贸易互联互通区域合作为支撑,以双向投资贸易项目建设为带动,以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开发为载体,打造新优势,培育新亮点,进一步提高境外投资质量,提升承包工程层次,优化外派劳务结构,确保对外投资合作业务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巩固全省领先水平。发展目标是:“十三五”期间,对外投资累计中方投资额比“十二五”期间翻一番,达到150亿美元左右;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年均增长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