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解读《枣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系列新闻发布会(一)在枣庄市新闻发布厅举行。统计局局长魏国针对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进行了解读。
魏国说,《枣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我市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提前实现经济总量和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两个翻番”。实现这“两个翻番”,可以说目标宏伟远大、远景催人奋进。
魏国称,为实现这“两个翻番”,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把握:产业转型升级计划为全市经济快速发展做好了铺垫。仅以占全市国民经济重要地位的工业为例,《“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三五”期间全市工业计划投资累计将超过5000亿元,围绕“265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出全国重要的千亿级化工产业集群和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着力推动煤电、建材、纺织服装、橡胶轮胎、食品、造纸等传统行业创新转型、提质增效,培育发展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节能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这些计划的顺利实施,将对全市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支撑作用。
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特别是枣庄机场、枣鱼高速、城际铁路、庄里水库、南水北调蓄水水库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开工建设,对我市经济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拉动作用。《“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市要努力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年均13%的增速,我市经济健康科学发展的内生推动力将由此明显增强。随着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陆续建设完工,我市的交通条件将更加完善,地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将有力促进我市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为枣庄经济的更快发展提供更大的平台。
政策保障与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的发展,能够有力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十二五”时期,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9%;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1%。2015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4%,快于GDP增速1.3个百分点。按照8%的年均增幅测算,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完全可以提前实现。中央“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部署,是保障居民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的政策支撑,重点落实好“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十项扶贫工程,可以保障我市2018年前完成脱贫任务。此外,万达广场、银座鲁南旗舰店、中央广场、真爱商城等一批商业项目的建设,不仅会促进我市商贸业的繁荣,而且可以增加就业,有效提升城镇居民收入。台儿庄古城5A级景区、滕州微山湖湿地红荷旅游风景区、峄县万亩石榴园等精品旅游景区战略的实施,以及山亭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等乡村旅游精品示范工程的构建,能够有力带动我市旅游产业发展,增加外地来枣消费,有效地增加我市居民收入。五大农业特色产业带的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以及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都能给农村居民收入带来实实在在的增长。
魏国强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干在当下、成在实处、谋在长远,心无旁骛抓发展,“十三五”发展规划就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