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医药创新与发展国际会议将在烟台举办。为迎接此次盛会,推进烟台医药产业快速崛起、提升发展,打造国际生命科学创新示范区,本网记者围绕药品、医疗器械、医药流通等关键领域对烟台医药创新与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采访。
打破国外技术封锁 全市在研新药品86个
目前,烟台药品科研创新实力居山东省前列,拥有行业尖端技术和领先产品,在抗体药物、新型制剂、基因工程、创新研发平台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甚至领先水平。
“利培酮微球注射剂成功研发上市后,5个注射用微球车间,能实现50到100亿的收入,预计三期项目结束收入能达到200亿人民币。”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世旭所介绍,其直接效应除了稳定性、安全性,更能为病患节约近三分之二的治疗费用。
作为烟台的另一家本土医药企业——烟台东诚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是国内最大的生化原料药生产基地之一,其原料药产品肝素钠及硫酸软骨素凭借领先工艺、可靠品质,赢得了卓越的国际权威机构认证,产品90%以上销往欧盟、美洲、亚太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众多全球知名药企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绿叶制药和东诚药业的创新成果,是烟台本地药企创新驱动发展的一个缩影。从食药监局获得数据显示,烟台在研新药品种总共有86个,其中一二类新药22个,已经开始临床研究的有13个。2020年之前,全市将有10个以上一类新药在国内或者国外上市。
16家药品经营企业销售过亿 打造医药流通放心桥
药品流通是医药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记者从烟台市食药监局获悉,目前烟台现有药品经营企业3803家,销售过亿的企业有16家,其中既有年销售额实现181亿元的瑞康医药,也有连锁规模位列全省前三的山东立健医药。
2004年成立,凭借着“瑞康模式”发展成为山东第1、全国排名前11位的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在山东省内拥有18家药品子分公司,省外拥有近百家子分公司。瑞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除了在山东省拥有最广泛的服务客户群体外,目前已建立起覆盖全国31省份的营销网络。
最终端的零售药店,与市民的健康生活息息相关。据山东立健医药城连锁有限公司运营中心经理高庆君介绍,公司成立于2006年9月,现已在全省发展直营连锁药店1000余家,累计年营业额10多亿,成为中国药品零售企业直营规模前20强。
为进一步推进全市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突破发展,今年烟台市政府出台意见,对在本市注册的药品流通企业取得山东省药品现代物流资质的,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这一举措对烟台市药品流通企业做大做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已建成并通过省局确认的现代物流企业2家,今年将有5家药品批发企业陆续达到现代物流标准,药品流通市场持续有序发展,药品经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益得到不断提高。
医疗器械集群化发展 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十三五’时期,烟台将加快推进医疗器械集群化发展,进一步提高先进医疗器械在行业中的比重。”烟台市食药监局医疗器械科科长徐远志介绍,“集中精力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全力推进医学影像设备、体外诊断产品、治疗设备、植入介入产品和医用材料、移动医疗产品等,加大我市医疗器械高端产品比率,促进全市医疗器械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正海生物,是烟台医疗器械行业的标杆企业。对于今后的发展,公司常务副总沙树壮有着长远规划,“公司现在的目标是开发更多前沿产品,通过‘新产品+强渠道’的模式做强做大,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他介绍, 公司将进一步专注于生物再生材料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致力于软、硬组织修复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的深度研发及产业化。
为了顺应再生型植入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趋势,公司将发挥在生物再生材料领域多年来积累的技术和市场经验,依靠在软硬组织损伤及缺损的修复和功能重建方面的品牌影响力,扩大生物再生材料生产规模,以满足医院和患者对生物再生材料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十三五”末 全市医药产业收入力争破千亿元
“力争到‘十三五’末,烟台医药健康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重点围绕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医药流通等关键领域,把烟台建成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国际生命科学创新示范区。”烟台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李伟说道。
烟台的医药健康企业在业内有着较强实力和良好声誉,产业集群优势明显,规模效应突出,拥有行业尖端技术和领先产品,汇聚了一批高水平、高层次的科学家和企业家,整体科研创新实力居山东省前列。目前烟台医药健康行业现有境内外上市公司13家,过亿元生产企业23家,4家企业进入全国医药百强。
李伟指出,烟台市围绕建设国际生命科学创新示范区制定了相关扶持政策、搭建创新研发平台、建立产业推进机制、编制产业布局规划、共建产业引导基金、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推进烟台医药产业的快速崛起、提升发展,推进烟台打造国际生命科学创新示范区,进一步增强烟台医药产业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