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东营市中支建立了全市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储备库,筛选项目359个,牵头全市金融机构成立金融顾问团,“把脉会诊”一对一对接。开展“促发展防风险,金融助推新旧动能转换百日行”活动,推广山东省融资服务网络平台融资融智,目前已成功对接制造业企业融资需求信息310条,对204家企业融资支持197.06亿元。分类建立全市债券融资后备资源库,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新旧动能转换企业发行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各类债券融资工具。
山东省东营市是一座因石油而生的城市,工业是东营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2017年东营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把工业转型升级作为重中之重,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使四大产业集群规模档次和质量效益明显提升,成为全国领先、世界有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支持一批新兴产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
“东营市经济走到了新旧动能转换‘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金融机构应努力发挥引导、调节、融通的作用,综合运用政策、资金、服务等扶持方式,充分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撑保障作用。”人民银行东营市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霍成义表示。
近年来,人行东营市中支引领全市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齐心协力汇聚成一股强劲的金融力量注入东营市经济转型浪潮中。
聚焦传统产业 推动高端发展
在东营市利华益集团,筹备5年的“聚碳酸酯”项目正在动工兴建,该项目被列为2017年东营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这是企业发展的重大机遇,项目有了银行的支持,就能将潜在优势转化为‘走在前列’的优势,帮助集团由大到强。”利华益集团维远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魏远东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据了解,人行东营市中支引导辖内金融机构积极与企业加强对该项目对接,将其纳入重点支持目录,加大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力度,农行东营分行等金融机构为项目提供银团贷款20亿元,助力企业换挡提速、向高端产业迈进。项目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完善利华益集团“炼油―丙烯―苯酚丙酮―双酚A―聚碳酸酯”产业链条,在全省石化企业产业升级中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记者了解到,为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力度,人行东营市中支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举措:如联合市发改委、经信委等部门制定了《促进全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关于推进东营市工业新旧动能转换加大金融支持制造强市建设的意见》,明确金融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的“7个重点领域”和“23条主要措施”。
同时,中支建立了全市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储备库,筛选项目359个,牵头全市金融机构成立金融顾问团,“把脉会诊”一对一对接。开展“促发展防风险,金融助推新旧动能转换百日行”活动,推广山东省融资服务网络平台融资融智,目前已成功对接制造业企业融资需求信息310条,对204家企业融资支持197.06亿元。分类建立全市债券融资后备资源库,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新旧动能转换企业发行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各类债券融资工具。2017年前7个月,万达、方圆等7家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直接融资共计67亿元。
催生新兴动能 提升发展质量
东营建市晚,工业发展周期短而迅猛。但随着市场渐趋饱和,资源要素逐渐吃紧,亟须加快新兴动能培养。对此,人行东营市中支把科技金融作为支持新兴动能培养的突破点,引导辖区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创推“专利权质押贷款”、“商标权质押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金融产品。2017年以来,全市银行业累计向66家科技型企业发放科技贷款12.6亿元,推动战略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山东科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东营乃至全国石油装备制造与服务的龙头骨干企业。面对新旧动能转换的机遇和挑战,企业加大自主研发和创新的需求更加迫切。对此,人行东营市中支针对企业情况,积极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开发和推广知识产权和专利权质押贷款、动产质押贷款等一系列创新产品,支持企业进行科研创新,在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成立了16个技术研发中心,拥有2000余名专职技术研发人员,形成了1000余项专利技术、1500余项各类科研成果,建立了完整的高端产业链条,科瑞集团走上了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企业动能的发展之路。
统计显示,在全市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2017年上半年,东营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48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5.5%,各类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62%,在全省居第二位;国家级创新平台和孵化机构分别达到10家、6家,创新孵化面积76万平方米,全市科技型企业达到348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12家。在高端石油装备开发、稀贵金属综合提取、高性能材料制备等方面获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2.8%,成为国家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连续6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贷动”国家级农高区发展
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全国第二个国家级农高区,被赋予了先试先行、改革创新的重大使命,是东营市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平台。
记者了解到,人行东营市中支印发了《关于金融支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有效支持农高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确立农高区国库预算体制,设立国家金库黄三角农高区支库,制定了黄三角农高区预算收入调库业务的工作计划,为农高区发展开辟国库“绿色通道”。
同时,东营市各金融机构积极发挥自身业务优势,努力加大对农高区的金融支持力度。目前,农发行东营分行为农高区贷款项目提供了贷款审批绿色通道,2016年10月获批农村土地流转中长期贷款7亿元,期限20年,用于支持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孵化展示项目,并投放中国农发重点建设基金6000万元,作为该项目资本金投入。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已与农高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两年将对农高区发展提供80亿元的意向性信用支持,重点用于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及重点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