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行消息称,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将于1月25号起全面实施。2017年9月30日,央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的通知》。央行相关人士此前表示,此次定向降准所释放的长期流动性大概在3000亿元左右。专家指出,经过测算,真正能够释放的流动性增量或低于预期。
央行今日发公告称,考虑到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可吸收央行逆回购到期等因素的影响,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稳定,今天不开展公开市场操作。鉴于今天有1200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了资金净回笼1200亿元。
央行有关负责人此前表示,按现有数据测算,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可覆盖全部大中型商业银行、约90%的城商行和约95%的非县域农商行。
业内人士指出,“定向降准”的货币政策调整能够有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相对缓解中小微企业的资金压力和负债端压力。主要目的是为了在降低融资成本的同时,扩大支持小微企业的再贷款和专项金融债规模。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蔡浩团队给出的最新测算数据显示,此次定向降准所释放的流动性大概在3000亿元至3800亿元之间,这个规模甚至低于一次普通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投放。
“许多市场机构预测,此次释放的流动性规模相当于1至1.5次降准,不过,根据我们的测算,真正能够释放的流动性增量或远低于多数人预期。”蔡浩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指出,为了支持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业务,聚焦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性贷款、以及农户生产经营、创业担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助学等贷款,央行决定统一对于上述贷款增量或余额占全部贷款增量或余额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实施定向降准政策。
对此,蔡浩分析称:“对于多数商业银行而言,500万元既是对微型企业授信的限额,也作为对公和对私业务划分的标准,个人经营性贷款中超过500万元的授信不多,而对公条线的小微企业贷款大多是超过500万元的。因此,符合条件的贷款不多,相当于是大幅收窄了贷款考核领域的范围。”
此外,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银行研究中心主任曾刚指出,此次定向降准对流动性和货币市场的影响是短期的。2017年,央行通过“削峰填谷”,把市场利率水平维持在一个紧平衡状态的总体思路非常清晰。央行为进一步去杠杆、有效控制宏观杆杆率创造良好货币金融条件的方向,在2018年是不会改变的。因此,即便定向降准会引起市场流动性短期内增加,但宽松状态应该不会持续很长时间。